chierre_blog032.jpg 

爵士樂歷史上觸鍵最猛烈、指法最快速、音樂最華麗的鋼琴家之一。他的音樂,見證了人類靈魂的崇高偉大,他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奇蹟。



他從小就受到侏儒症的折磨,卻從15歲就開始職業演奏生涯;他是法國人,卻成為爵士樂這「美國文化」的一代宗師;他身高不到一米,病魔纏身,要藉助特殊器材才能控制鋼琴踏板,演奏時經常要趴到
琴鍵上,卻是爵士樂歷史上觸鍵最猛烈、指法最快速、音樂最華麗的鋼琴家之一。
 
被爵士迷暱稱為「小巨人」的米榭‧派卓契亞尼(Michel Petrucciani)一直是樂壇最為閃亮的爵士鋼琴演奏家,也是近代法國樂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樂句構思深受德布西及拉威爾兩位法國印象派古典大師影響,充滿著感性與詩意;演奏技法上綿密堆疊、豐富的琴音層次則像極了爵士鋼琴大師Oscar Peterson,即便他身體的殘疾造成行動上諸多不便,但派卓契亞尼憑著他驚人的意志力、自在優游的態度以及無與倫比的演奏能力闖出一片天,只要他一坐在鋼琴前,從第一個琴音落下時,所有的焦點便會投射在他身上。

他是Michel Petrucciani米榭派卓西安尼,他的音樂,見證了人類靈魂的崇高偉大,他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奇蹟。


【以下為專輯介紹】

Best Of
最佳精選

此專輯Best of由米榭‧派卓契亞尼在法國爵士大廠Dreyfus 發行的九張專輯精選而成,錄音室和現場錄音作品各半,眾多樂手如爵士小提琴第一人Stephane Grappelli、貝斯大師Dave Holland、電風琴好手Eddy Louiss和米榭‧派卓契亞尼的父親東尼‧派卓契亞尼(Tony Petrucciani)等皆與他有精采的即興互動,所選的曲目風格則含括了咆勃、後咆勃、芭沙諾瓦等,讓樂迷能一次見識到米榭多樣的表現。當中幾首標準曲如"Night And Day"、"Take The A Train"、"Besame Mucho"等米榭運用多樣的演奏手法和極具巧思的和弦重新翻玩這些樂迷耳熟能詳的作品,尤其"Take The A Train"一曲華麗炫技的指法加上動感的節奏博得滿堂喝采。其他如自創曲"Brazilian Like"、優雅溫柔的組曲"Trilogy in Blois"和自由暢快充滿創意的"Why"等皆是值得推薦的代表作品。

Best of是米榭‧派卓契亞尼演奏生涯最輝煌時期的精選之作,極適合想一窺大師美妙演奏之境的入門者收藏。

 

Pianism
精妙琴藝

80年代中期之後多場美國巡迴演奏,使得來自法國的青年鋼琴家米榭派卓西安尼擄獲了更多爵士樂迷的注意,他也在此時投入Blue Note 唱片公司旗下, Blue Note引以為傲的錄音技術,也讓他動靜之間落差巨大的鋼琴演奏得到更加清晰的呈現。

錄製於1985年的「精妙琴藝」是他在Blue Note的首張專輯,由派卓西安尼帶領自己的三重奏演出,其中他演奏的鋼琴即興色彩非常濃厚,派卓西安尼在這張專輯裡並沒有刻意炫耀個人卓越的演奏技巧,而是著重於情緒的鋪陳發揮,優雅如詩的美感,一如他所心儀崇拜的前輩大師比爾伊文斯。
「精妙琴藝」專輯中,派卓西安尼豐盈滿溢的情感在琴鍵上再三綿延轉折,幾乎沒有留下什麼空間讓低音大提琴和鼓來發揮,但是長期搭檔的兩位伴奏樂手仍然提供了恰如其分的支撐,低音大提琴手Palle Danielsson還有好幾段精彩的獨奏,為整體音樂潤色不少。

Power Of Three
強力三人行

1986年夏季Montreux爵士音樂節,原本並沒有人特別注意青年鋼琴家米榭派卓西安尼和老牌吉他手吉姆霍爾的二重奏節目,但是他們兩位,加上特別來賓薩克斯風手韋恩蕭特,卻揮灑出絕佳的音樂表現,折服了在場所有爵士樂迷,也等於正式向世界宣告了一位爵士鋼琴巨匠的誕生。

毫無疑問,派卓西安尼是80年代以來最富浪漫色彩的爵士鋼琴手之一,在這一場音樂會中,除了鋼琴的優美即興旋律之外,他以厚實的左手低音聲部行進,巧妙地平衡了蕭特偶爾激越猛烈的薩克斯風演奏,節奏與和聲的處理堪稱完美無暇。特別值得仔細欣賞的,還有"Careful"曲中派卓西安尼與霍爾合奏時兩人互為表裡的精彩互動,由伴奏轉為主奏時段落切換的靈動和諧,令人讚嘆。經典名曲"In A Sentimental Mood"也是由他們兩位演出,從前奏樂句開始,派卓西安尼就利用節奏的遲滯與留白,累積了極為強大的情感能量,霍爾的吉他加入之後,替這首曲子帶來更為舒緩沈鬱的質感,非常深刻感人的演出。

Michel Plays Petrucciani
扮演自我

"扮演自我"專輯是兩場錄音室作品的組合,鋼琴家米榭派卓西安尼和兩組絕佳的搭檔組成三重奏,分別是低音大提琴手蓋瑞皮考克、艾迪葛梅茲,鼓手羅伊海恩斯、艾爾佛斯特,皮考克與海恩斯這一組為派卓西安尼提供了猛烈而具有侵略性的互動,還有富含搖擺風味的熱情質感。葛梅茲與佛斯特則是較為抒情平和,偶爾加入詼諧的樂句與拉丁音樂元素,特別來賓吉他手約翰亞柏孔比在他加入的兩曲之中貢獻了漂亮悅耳的旋律線條,打擊樂手史提夫桑頓雖然只在"Brazilian Suite"出現,卻讓這首曲子的節奏變得極為豐富,其他樂手在他的刺激下,也表現得更為活潑跳動。

專輯中九首樂曲都是派卓西安尼的作品,創作才華廣受歐美爵士樂界好評,鋼琴的即興演奏流暢自然,時而纖細柔美,時而剛強猛烈,多元化的精彩紛呈,應歸功於派卓西安尼和幾位頂尖的爵士樂手激盪而出的火花。


Music

音樂

評論界大多認為鋼琴家米榭派卓西安尼受到前輩大師比爾伊文斯極大的影響,兩人的即興同樣擁有既典雅又深刻的特質,但是派卓西安尼能夠在成千上萬受到伊文思影響的爵士樂手中脫穎而出,卓然成家,正因為他能夠在學習典範之外,發展出自己的聲音。
專輯"音樂"可以看成派卓西安尼朝向許多不同方向探索的嘗試,他在這張唱片裡演奏的樂器除了鋼琴以外,還有電子合成器與電風琴,在加勒比海舞曲熱情風味的"O Nana Oye"這首歌裡,他還開口加入人聲的演唱!

專輯十首曲子都是他自己的創作,風格卻是變化多端,從恬靜迷人的"Lullaby",爆炸性、快速猛烈的"My Bebop Tune",到浪漫的"Memory Of Paris", 甚至"Play Me"一曲還帶點放克、靈魂爵士的味道。在寬廣的不同樂風範圍裡,派卓西安尼表現了無與倫比的鋼琴技法,也證明了他征服各種挑戰的能耐。

Playground
遊樂場

法國的鋼琴家米榭派卓西安尼,是極少數真正具有個人風格的當代爵士樂手之一,儘管音樂生涯初期一向被認為受到比爾伊文斯影響,經常演奏得優雅如詩,派卓西安尼在80年代到美國發展以後,已經漸次融合各色風格,發展出他自己的聲音,在1991年的專輯"遊樂場"裡面,身兼製作人的派卓西安尼起用了一個放克色彩濃厚的伴奏組合,成員包括著名鼓手歐馬哈金等人,音樂整體表現得熱烈強勁,極具現代感。

專輯中的第一曲"September Second"演奏的非常柔美,音色澄淨明亮,伴奏編曲頗有90年代初期極受歡迎的融合爵士風味。"Miles Davis' Licks"這首藍調樂曲,一如其名,採用了爵士小號手邁爾士戴維斯的樂句,鋼琴的表現魄力與美感兼具,節奏組與主奏鋼琴之間精彩的段落切換更是一絕。"Brazilian Suite #3"是另一首非常精彩的樂曲,綿密強勁的即興音符,派卓西安尼快速、強弱分明的演奏技巧,令人目不暇給。


文章轉貼自
【蘇重爵士】
【博客來】
圖片來源
【亞馬遜】
【博客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瑜珈│齊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