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地人,最後只會變成兩種人。
一種人變得更想回到自己的祖國;一種人想盡辦法把澳洲變成自己的祖國。

洲本來就是個移民國家,無論在職場裡抑或走在街上,都會被呈現出來的種族多樣性吸引,也許不是一個好看的國家,但絕對是一個看不膩的國家。

或許是因為這裡的生活太簡單,要在這裡生存太容易,只要願意工作,就一定找得到工作,即使是再低階的勞力性質工作,薪資也好過絕大部分的開發中國家。對於生活艱困或工作壓力大的人而言,一但有機會親身來到這裡體驗如此的輕鬆生活,想不留下都很難。

只是,真有那麼吸引人到可以忘卻在祖國的責任,扶養長大的父母家人,陪伴走過各個人生階段的朋友,就只是為了賺簡單的錢,享受安逸的生活?當然很多人或許選擇兼兩份甚至更多的工作,把表象的一切變得似乎不簡單,但是就心靈層面或內在而言,這樣的生活仍是簡單的。在這裡不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用承受競爭的壓力,只要會基本的溝通,很多工作甚至不需要講話,英文能力可能也不需要提升,就能在這裡生活。

我遇見很多人,本來抱著到澳洲打工度假一年,紓解在台灣競爭龐大所累積的壓力,最後卻選擇留下來,先從念書開始,然後計畫著如何進一步拿到居留權,問他們為什麼如此改變,有些人回答因為這裡錢好賺,有些人回答因為這裡生活簡單,有些人想快速累積財富提早退休,有些人覺得家裡氣氛不好待不下去...太多太多理由,總而言之就是待在澳洲對自己而言容易點。

雖然澳洲現在移民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但是就我的了解,還是很容易。最多人選擇的是想辦法在這裡取得學生簽證,就系所而言最常見的是護理與烹飪,為什麼?因為醫療人力永遠不嫌多,每個人都需要吃飯,所以這兩個行業最好在畢業後進一步取得工作簽證,工作簽證則是居留權的最大跳板。

所以很多人,可能在台灣從來對護理沒有興趣也非該科系畢業,可能有生以來從來沒下過廚或是壓根對烹飪一點興趣也沒有,來到澳洲待了一陣子之後卻說想當護士,想唸廚師,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在安逸生活的背後,有沒有思考過要犧牲什麼樣的東西?這樣換取而來的生活,真的值得嗎?沒錯,生活是現實的,在台灣,因為經濟低迷的關係導致有些人不一定能從事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但那跟在異國從事想都沒想過的工作只為了生活簡單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是面對,一種是逃避。

我認識一個女孩,來這邊努力工作瘋狂賺錢,替台灣的家裡還債,一年到了,問她還想不想繼續待在這,她搖頭。她說這裡的生活太無趣,雖然錢好賺,但是這樣的環境不會督促自己成長,即使台灣工作難找壓力大雇主又不把人當人看,她還是認為她應該回去。

我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種堅強,一種態度,呈現出相當相當迷人的樣貌。我相信她會順利還清她替家裡負擔的債務,然後進一步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活出她所希望的樣子。她的成功,早已一目了然。

也許是我畢了業當完兵就來到這裡,我沒有真正踏入社會,沒有被台灣社會的現實面蹂躪,讓我的想法如此天真,天真的以為人應該要面對困境,試圖突破,活出自己,而不是逃避。或許我就是放不下身邊的人,沒有辦法隻身在這裡享受生活。

但不知為什麼的,我就是很期待在我的祖國落地生根,無論最後我選擇做什麼樣的工作,無論是否被現實所逼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理想的工作,這十個月來我最大的感觸其中一個就是,即使要掃廁所,也要掃自己國家的廁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瑜珈│齊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